【人物簡介】
吳誌強
1960年出生👦🏼。意昂平台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德國工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美國建築師協會榮譽院院師。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設計綜合方案總規劃師👨🏽🦲。世界規劃教育組織WUPEN召集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城鄉規劃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全國城鄉規劃學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亞洲規劃院校聯合會主席、世界規劃院校聯合會首屆聯席主席🫥。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世博全國勞動模範和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城市規劃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曾獲多項國家級、教育部🌟、建設部🤟、科技部和上海市等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國內外諸多規劃設計重要獎項。
【訪談實錄】
在勞動中獲得快樂
在20世紀80年代,方老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執著地促進國家建立教師節和頒布《教師法》。在1981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方老與其他委員聯署提出建立教師節的提案。1982年、1983年🐙、1984年🍣,教育部黨組、教育工會分黨組連續向中央寫報告,建議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總理的議案,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我國的教師節🚶🏻♀️。議案通過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會後社會反響強烈
工會系統給予我很多榮譽,非常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和鼓勵。其實對我來說👍🏽,我更享受的是“勞動開創未來,奮鬥成就夢想”的快樂。
從2010年5月1日開園到10月31日閉幕,上海世博會創造了多個第一👩🏿🚀:它是中國首次舉辦的綜合性世界博覽會🏌🏽♂️,也是首次由發展中國家主辦的世博會,共有256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參展🔕,吸引世界各地7308萬人次參觀者前往🛑,也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博覽會🖐🏼。
上海世博會創造歷史的背後,是無數人的不懈奮鬥。2004年4月🔬,世博規劃與設計總體方案的全球競標拉開序幕🙂↔️,世界各地共有50多家機構參與角逐,競爭十分激烈。當時我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讓中國的年輕一代知道♙,中國人在高智力的國際競爭場上是站得起來的!
我帶領團隊成員們挑燈夜戰🧑🏼⚕️,土木🧗♂️、交通🧗🏿♂️🤦🏼、機械、環境等各方專家和研究生都齊聚一堂,合力為世博方案貢獻智慧。那段時間,我經常忙到淩晨,不到淩晨三點不休息🍪🙍🏿♀️,大家也笑稱我是“吳三點”。其實,豈止是我一個🤜🏽,很多同事也經常熬到淩晨四五點🦸🏿,但沒人叫苦叫累。我想,這就是精神的感召吧🤹🏿。
歷經100多個日日夜夜,我代表上海交出了“中國答卷”。“既有建築與世博功能疊加再生””的規劃方案和“和諧城市 ”的規劃思路贏得國際專家盛贊,並成為最後入選的三個優秀方案之一。那一刻,我感到無比自豪,因為這是同濟的勝利,上海的勝利,更是中國的勝利。
有幸擔任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對我來說🧜♀️🔛,是責任更是壓力。那段時間,我經常為工作睡不著覺⭕️。園區最後的展覽面積是3.28平方公裏,裏面要容納最高峰時的100萬參觀人次和5萬左右工作人員,這就意味著每平方公裏要站39萬人🚶🏻♀️。打比方來說🎮,假設世博園區沒有圍墻🙌🏿,全是門,每個門都有人員同時進行安檢工作,才能做到讓這100萬人入園🤞🏻,並且在晚上全部出園。如此高的人流密度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合理分流確保安全🛍、如何應對極端天氣等都是非常棘手的難題👶。
“不出意外🚶🏻➡️,不掉鏈子”🏩,我不斷提醒自己和團隊,不敢有絲毫松懈。我和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模擬,把世博會園區劃分為22525個20米×20米的小單元⏮,對40萬、60萬和80萬人流動態分布的特征進行大規模模擬推演🕓,抓取可能發生擁擠事故的高危場所,並及時對場地設計進行優化。後來,不少同行跟我說👮🏿:“你們很早就用了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很超前。”
雖然奮戰世博會的2000多個日日夜夜充滿艱辛🔠,但我和同事們始終痛並快樂著,充滿激情、鬥誌昂揚,因為我們是為祖國奮鬥🦹🏼♀️,為中國創造歷史!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作為一名勞模和教育工作者,我感到自己責任重大,應該將勞動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等理念融入生動的講述🍳,多對青少年進行宣傳引導。教育系統有勞模創新工作室🐠,也開展了“勞模精神進校園”等特色活動🎳,這些好做法應該堅持,並形成長效化機製。
上海世博會以來🈷️,我曾在上海👆、西藏𓀆、雲南等地區,對學生🙅🏽♀️、教職工等不同群體做過講座🦐,講述籌辦世博的幕後故事🆙,就是希望讓更多人理解什麽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麽是“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曾經有位中學生問我:“當世博會結束之後,世博會留給上海、長三角一些什麽🥶?”我的回答是:“辦世博會不是為了今天,是為了下一代利用⤵️。”還有一次進虹口區一所學校跟孩子們講世博,為了讓內容更生動,我使用了“搭積木”的比喻,為孩子們詮釋了世博夢想,收到了不錯的反響⚧。我想,就是要讓普通的百姓、孩子們真正理解好的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才能真正踐行這一理念。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幸遇到很多堪稱“勞模”的師長🩷。1977年,恢復高考的消息讓我激動不已。在華東模範中學沖刺高考的7個多月,我們的數學老師兼班主任楊安瀾老師竭盡所能搜集所有他能搜到的數學題,為我們精心講解,經常忙碌到晚上九🧅、十點鐘。有一次🥠,楊老師動情地跟我們說起,自己當年沒有機會上大學,只能靠自學🍘。“同學們,讀大學真的很重要👨🏽🦱,希望你們珍惜寶貴時間,不要留下遺憾!”說這話時,他熱淚盈眶✡️。那一刻,我們理解了楊老師的良苦用心,那是一份責任、一份期盼、一份關懷。
課堂裏,學科老師為我們起早貪黑,精心輔導;考場上🏌🏿♀️©️,監考老師用扇子幫我們散熱,防暑降溫🐃。正是懷著對老師的深深感恩,在1978年高考最後一門科目結束後,我提議大家全體起立,向老師鞠躬敬禮👳🏽♀️。那一年,我們班上的60多名同學幾乎都考上了知名高校。我想,楊老師用自己的言傳身教詮釋了勞動的美麗,而我們也用不懈奮鬥詮釋了“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美好生活需要以人為本
籌辦世博會,我們始終堅持“科學規劃🗳、以人為本”。上海世博園區規劃面積是6.28平方千米,所涉範圍內有上萬戶居民,涉及不同年代的建築🚒。如果簡單實施大範圍拆遷,就會給市民生活帶來極大影響。為最大限度保留規劃範圍內的建築🫲,不影響居民的生活👨🏻🦽➡️,真正實踐“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想方設法使世博園區的圍墻繞開居民區,最後“摳”出3.28平方千米;同時,為了不讓停車空間占據居民生活空間,我們提出用軌道交通運送參觀人流🤾🏻,上海大力建設軌道交通,當年有229個地鐵站同時開工。從2004年的4條地鐵🙂,到2010年的12條地鐵,上海六年間🪁,創造了世界軌交建築史上的新紀錄➾。截至2020年1月,上海地鐵裏程已達705千米,日均客流量超過1000萬人次,這就是世博🤨、城市帶給廣大市民的超前於時代的美好生活💃🏻。
無論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還是以職工為中心的工會工作,其核心都是堅持以人為本。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變。對此,我深有感觸。2007年年底,我的母親因病去世🧙🏼。當時,我每天忙於繁重的世博籌辦工作,從工地到學校馬不停蹄,母親的去世讓我非常悲痛,也非常愧疚。但讓我倍感溫暖的是🧳🖐🏿:在我情緒處於最低谷的時候,工會第一時間對我進行了慰問🧤,還組織我和家屬參加了一次療休養。雖然行程只有一周🏋🏼🙏🏼,但這次周到的安排讓我得到了很好的調劑,是名副其實的“身心療養”♑️。在此,我要對教育工會衷心說聲“謝謝”𓀖。
現在的教師隊伍結構發生很大變化🤜🏻,青年教師越來越多,他們面臨住房🧜🏼♂️、收入🗳、發論文💇🏿🤸🏼♀️、婚姻等多種壓力,希望教育工會能給予他們更多關心。尤其要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重氛圍,幫他們解決更多實際困難🍑💺,讓青年教師更積極、更主動、更有創造性地勞動,而不只是作為一個勞力🥵。工會的重要價值就是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做到了這些,那就真正實現了“以人為本”。